鄭沛姍 Pei Shan Cheng2021年4月29日5 分鐘搖擺的芒草,搖出家鄉的路徑— 表演創作者邱瑋耀Dahu「布農族的文化是以玉山作為起點,慢慢一點一滴的延展開來。以前坐飛機經過玉山時都不曾有什麼感覺,但自從返回部落了解家的成長脈絡後,現在只要從飛機窗戶望見玉山,內心就莫名地湧現一陣感動,原來這就是我的家,我是從這裡來的。」
鄭沛姍 Pei Shan Cheng2021年4月24日6 分鐘無形的絲線,織譜出後青春期的生命 — 表演創作者潘巴奈Pan PanayCalay,是阿美族中祭司專用的詞彙,意指與祖靈牽引連結的絲線。每一次在祭儀中,祭司會用手指拉住這條無形的線,以尋找祖靈的存在,進行跨越時空的連結與對話。花蓮長大的潘巴奈,在述說這段關於絲線的故事時,她同時伸出她的雙手,在我們面前示範祭司拉絲線的模樣。對她來說,那條絲線不僅僅是與
鄭沛姍 Pei Shan Cheng2021年4月22日5 分鐘創作對我來說,是以柔軟的姿態流動在這片土地上— 表演創作者安向·瑪卡卡如萬Ansyang.Makakazuwan(林源祥)「回想小時候部落上半年耕作的季節,我第一個聯想到的是聲音。其中包括『 ‘emaya’ayam鳥鳴之歌』,是卑南婦女在除草時必須吟唱的一首傳統曲,也是在媽媽小姐合唱團過去表演中,時常跟著演唱的歌謠。再來就是務農器具;因為老人家在除草時會打到石頭,大家一起敲打就聚集成某種節奏的頻率